“業績論英雄”論調下 萬科開年人事大變局
來源:發布時間:2023-02-02 12:23
兔年伊始,龍頭房企萬科繼續進行人事變動。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萬科于近期在區域與城市層面進行了首席合伙人以及城市合伙人的換防,主要涉及南方區域、東北區域以及北京公司。
近年來,萬科區域首席合伙人以及城市總經理這兩個過去能夠獨當一面的級別上進行了多次隊形調換,主論調均是“事人匹配”“業績論英雄”。
而如果放在房地產行業大的發展框架之下,萬科各個城市公司以及區域的業績,不僅取決于區域及城市公司的高管,還可能由區域本身的發展情況以及萬科團隊對當地業務的熟悉程度而決定。
如此頻繁地調動,萬科業績能否如愿更上層樓,卻并非板上釘釘。人事換防后業績仍然原地踏步甚至倒退,這在萬科過去的人事變動史上并不少見。優秀的將領能夠成長起來,土壤更重要。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事人匹配
萬科此次人事變動,總共涉及7個人。
其中,最受關注的是萬科原北京區域副總經理曾巍調任東北區域首席合伙人,原東北區域首席合伙人林曈調任北京萬科總經理。
萬科方面針對此次區域的人事變動回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萬科在人事安排上一直注重“事人匹配”。
“此次安排北京區域副總經理曾巍接任東北區域首席合伙人,主要是基于東北區域業務特點和業績難點,來選擇相匹配的將領,曾巍在北方區域深耕多年,任煙臺公司總經理期間業績突出?!比f科強調。
事實上,東北萬科去年業績完成情況很好。據中指研究院統計,在2022年東北區域房地產企業銷售業績排行中,萬科以191.7億元的銷售金額位列房企第一,遙遙領先。
盡管如此,萬科仍然提前預見了東北區域的業績難點,并匹配了相應的將領。
萬科指出,曾巍在北京區域擔任副總期間,協助盧冰分管營銷、運營等核心板塊,尤其在銷售領域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東北區域業務主要集中在住宅領域,雖然過去一年保持了該區域市場排名第一的地位,但后續住宅銷售壓力大,安排熟悉北方市場、擅長銷售突破、敢打肯拼的將領擔任東北區域負責人,有助于東北區域更好地應對當下挑戰。
依照萬科熟悉北方市場的邏輯,林曈應該比曾巍在這一區域扎根更久。曾巍在去往北京之前,主要在萬科南方城市工作,2015年調往煙臺,2019年再進京。
而林曈于2005年加入萬科之后,則一直在北方城市工作,曾先后任北京公司設計部經理、北京區域本部產品策劃中心總經理、沈陽公司副總經理、唐山事業部總經理、煙臺公司總經理、長春公司總經理、沈陽公司總經理。
對于林曈的調任,萬科表示,“北京公司作為集團業務重鎮之一,復雜度和難度很大,對將領的成熟度有更高的要求,過往由北京區域首席合伙人盧冰兼任北京公司總經理,此次安排林曈調任北京公司總經理,主要是希望補充北京團隊力量。林曈有著豐富的運營管理經驗,公司希望北京公司未來能有更好的業績表現?!?/p>
業績突圍
萬科此番人事變動,在城市層面上則主要集中于南方區域。
其中,原佛山萬科總經理黃運林調任北京區域公司合伙人,原廈門萬科總經理常樂調任佛山萬科總經理,原南方區域產城事業部首席合伙人、總經理高駿調任廈門萬科總經理,原南方區域合伙人陳致中調任惠州萬科總經理,原惠州萬科總經理劉健華調任東莞公司合伙人。
這幾座換將的城市在萬科內部業績表現均不算太理想。
據克而瑞統計顯示,2022年萬科在廈門銷售排名僅位列15位,成交金額12.78億元;當年佛山萬科則實現權益銷售額59億元,排名第5;而根據惠州中原統計,萬科以17.95億元銷售額位列第八。
廈門、東莞和惠州,均受累于萬科過去的投資失誤。
2018年,廈門萬科白鷺郡因“半價賣房”引發輿論關注,盡管萬科后來否認并未有這種情形出現,但也折射出廈門萬科業績承壓的不爭事實。隨后,廈門萬科業績一落千丈,從2018年的排名前三滑落至2022年的第15名。
佛山萬科的情況也與之類似。佛山萬科曾于2017年拿下一宗70年全自持地塊,而后于2021年退地,這宗地塊的曲折走向,也是萬科錯判形勢的寫照。
這些城市公司的業績表現,最終拖累了萬科。
去年,萬科發布的2021年年報中,其當年全年歸母凈利潤為225.24億元,同比下滑45.75%。
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為此做了檢討,他表示,“萬科過去一直是充分授權、分布式的特點,但隨著競爭越來越激烈,大型復雜項目越來越多,單一城市公司和單一區域,不具備完整能力,這就會表現出參差不齊和離散度大的問題,部分項目不及預期,拉低了整體表現,諸如項目操盤能力分化,少數項目出現投資失誤?!?/p>
為此,萬科設立了開發經營本部,此后通過統籌管理,萬科所有的項目從拿地、投資、產策、設計、工程建造等環節,都能夠把集團的力量拉通。
郁亮其時還承諾,萬科2022年業績將實現企穩回升。市場也一度對此抱有信心。在2022年年中業績發布后,一位長期關注萬科的地產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認為,“萬科2022年凈利潤樂觀預計可以有10%左右的增長,因為去年(2021年)基數太低了?!?/p>
但是2022年包括保利發展、招商蛇口等業績紛紛表現不佳的情況下,上述地產分析師意見轉趨保守?!艾F在這樣的情況,我覺得有增長就算不錯了?!?/p>
郁亮去年立下承諾之時,對行業不乏期許,但過去一年的市場表現,并不遂人愿。業績企穩回升的承諾,郁亮還能兌現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