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30強出爐!5城晉級!廣州絕地反擊,投資狂飆至6.6萬億
來源:發布時間:2023-02-03 17:26
近日,各大城市陸續官宣了2022年的經濟成績單。
至此,中國內地GDP30強城市排名基本見分曉。
下面先睹為快,來看看30強城市GDP數據
如上所示,2022年GDP10強城市排名已揭曉,依次為: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
01
哪些城市晉級了?
2022年GDP30強城市排名,重慶、武漢、福州、泉州、西安這5個城市排名上升了,具體如下:
重慶超過廣州,排名從第5升至第4位。
武漢超過杭州,排名從第9升至第8位。
泉州反超濟南、合肥,排名從第21升至第19位。
福州反超濟南和合肥,也繼續超過泉州,排名從第20升至第18位。
西安反超南通、東莞,排名從第24升至第22位。
5個晉級的城市名義增速依次為:
福州(8.69%)、西安(7.47%)、泉州(7.07%)、武漢(6.49%)、重慶(4.43%)。
看完排名上升的城市,再看看2023年GDP趨勢,4萬億俱樂部仍然只有京滬兩個城市,重慶、廣州將沖刺GDP三萬億臺階。
武漢、杭州有望沖刺2萬億臺階。
GDP在1.1萬億~1.3萬億的城市出現扎堆,有佛山、東莞、泉州這樣的制造業強市,也有西安、合肥、濟南、福州這樣的省會城市。
常州、煙臺這2個城市邁入“GDP9000億俱樂部”,離萬億城市只有一步之遙了。
鄭州GDP數據暫未出爐,但根據媒體報道,2022年鄭州GDP增速預計2%左右,也就是說2022年鄭州GDP高于去年的12691億元,大概率也會高于2022年佛山GDP(12698.39億元),鄭州大概率繼續排在第16位。
02
武漢與杭州的競賽
值得一說的是,從名義增速來看,TOP30城市中,增速最高的是煙臺,達到9.24%。
TOP10城市中,名義增速最高的是是武漢,達到6.49%,這也讓武漢實現了對杭州的反超。
其實在2020年之前,武漢的GDP排名也一度高于杭州,與成都十分接近,但因為疫情因素,武漢在2020、2021這兩年被杭州反超,這一次能夠重回第八城,也很不容易。
武漢GDP之所以能反超杭州,可能與兩個城市的產業結構有關,畢竟武漢第二產業占GDP比重達到35%,杭州二產比重只有30.3%。由于疫情對二產的沖擊較小,所以2022年武漢經濟受疫情的影響相對較小。
不過,從民營經濟以及新經濟的發展水平來看,杭州顯然比武漢更高。
武漢與杭州同屬于副省級城市、省會城市,一個內陸、一個沿海,人口規模差不多,確實有很多可比性,來看看武漢、杭州主要數據對比:
總的來看,武漢在科教實力、人口規模、財力方面優于杭州,杭州則是民營經濟更發達一些,上市公司方面顯著優于武漢。
03
投資額兩倍于重慶,廣州正在瘋狂投資
2022年,廣州GDP被重慶反超,引起一些媒體的熱議。最近我看了一些2023年的投資數據,發現廣州正在悄悄發力,而且力度不是一般的大。
近期多個大城市發布2023年重大項目開工清單和年度投資額,我查詢了一下部分城市的重點項目投資額
如上所示,2023年廣州大項目開工數量達到1722個,預計總投資額6.6萬億元,而且主要是產業投資!在主要城市中遙遙領先,是重慶的兩倍之多。
分攤到2023年的投資額也達到5260億元,平均每個月投資超400億元,遠超重慶、武漢、成都、深圳等城市。
這個投資額度是很嚇人的,畢竟廣州位于城市化率極高的大灣區,已達到后城市化階段,投資空間不大,2023年居然在投資額上遠超重慶、成都、武漢等中西部城市。
這只能說明廣州正在火力全開、絕地反擊。
同時也說明,廣州作為中國第一經濟大省的省會,底座是非常深厚的,只要愿意,完全可以充分發揮省會城市的優勢,把投資額瘋狂地拉起來。
除了投資額,廣州的新經濟也正在悄悄發力,去年胡潤研究院發布了《2022年中全球獨角獸榜》,廣州新增獨角獸9家,新增數量排名全國第一
無獨有偶,全球知名商業雜志《福布斯》近日也發布了中國內地城市2022年新晉獨角獸名單,廣州新增了4家獨角獸,數量僅次與上海、北京深圳,排名第四。
廣州新增的4家獨角獸分別是:
廣州汽埃安(估值超1000億元)、中芯種業(估值100億元)、巨灣技研(估值80億元)、如琪出行(估值80億元)。
從整體來看,廣州獨角獸公司中最厲害的是是希音(估值4000億)和廣汽埃安(估值超1000億),其中希音還是大灣區排名第一、中國排名第三的獨角獸,在全國僅次于抖音和螞蟻集團。
以下是胡潤去年發布的廣州19家獨角獸企業榜,它們將引領廣州新經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廣州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