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微型公寓不能???95后這樣裝修,寬敞舒適有格調!
來源:發布時間:2023-05-01 09:24
小型、甚至是微型公寓,是不少小資族購入的第一套房子,
但麻煩的是,雖然有房了,但如何住得不憋屈?
才是后續生活的真正考驗!
一般50、60平米的小戶型,空間感、實用性已經相對受限,更何況是30平米左右的微型公寓,因此如何調整布局,完善家居功能及創造舒適氛圍,就是裝修上的一大重點。
以下分享2套精彩的裝修案例,看看當中的創意巧思,如何化解蝸居的局促感,進而滿足屋主需求。
01
28㎡ 盒子巧思│伸縮變化空間感
坐標:米蘭
風格:現代風
人數:1名
設計亮點
運用伸縮隱藏手法
為了提供更多空間,以及在完善生活功能的前提下,
設計師活用起居區的兩堵墻,以伸縮、隱藏的手法,
賦予空間多種使用的可能性。
首先,在一堵墻上安裝隱形壁床,
白天藏于墻壁,不占據起居區的活動空間;
夜晚拉下床鋪,就成了臥室。
至于另外一道墻,除了在墻面安裝柜體,
另在下方安排了一張活動式沙發,拉出來使用,起居區就變成客廳,
充分滿足屋主的生活需要。
善用陽臺擴充家居功能
紓緩空間感及創造功能性,
除了運用伸縮、隱藏的技巧,針對陽臺部分也加以善用;
一是將陽臺以鐵藝玻璃加以封閉,為起居區創造額外的使用空間。
二是采用透明的玻璃移門,達到引光入室的效果,
提升整體環境的明亮感與舒適性,也有延伸視線、間接擴容的作用。
運用木建材營造舒適感
這個混搭現代及北歐風格的設計,除了以簡約的線條裝飾空間,
并在主要的墻面上采用木材元素裝飾,為起居區注入溫潤氣息。
點綴藍色營造層次感
設計師以"盒子"概念,將微型公寓區分為三大塊,
分別是起居區、廚房及衛生間。
并用顏色加以區分。
其中,起居區以白色、原木色為主,提升亮度也襯托出木材墻面的質感;
至于廚房及衛生間則以藍色妝點,
既有場域界定的作用,也為小宅增添了層次變化。
02
32㎡ 米灰用色│老屋變身柔和小屋
坐標:斯德哥爾摩
風格:北歐風
人數:1名
設計亮點
起居區公私不分
受限于原始布局無法更動,加上平時只有屋主一人居住,
所以起居區采取"公、私不分"的規劃,將采光較好的窗邊處規劃為客廳,
另一側則放置床鋪,完善小宅該有的生活功能。
去電視墻設計
因為屋主的生活習慣,這套公寓不規劃電視背景墻,
而是利用一張折疊桌板的設計,創造原本欠缺的用餐功能,
而且還能當作書桌、辦公桌使用,一舉數得。
輕淺色調勾勒舒適感
這是一套1925年建筑的房子,
由于結構等問題,并無法通過拆墻來調整布局;
因此,為避免小宅顯得擁擠局促,特別在用色上選用"米灰色"為主調。
其中,墻壁以噴砂石膏裝飾,
而軟件、家具則搭配米色等暖色調,在自然光的烘托下,
營造寧靜、舒適的空間氛圍。
點綴自然元素
延續北歐風格的特點,除了營造相對溫潤的空間氛圍,
并特別點綴自然元素,像是綠色盆栽、干燥花…等,
讓整體環境更有生氣!
小戶型裝修特別重視空間感,于是在兼顧需求及舒適的前提下,適度地運用伸縮、折疊、隱藏等設計技巧,來幫助完善家居功能,并得以維持相對寬敞的環境氛圍。以上兩個裝修案子提供大家參考!